这东西又比较好放,司星给观众也抽了一点。
一边抽奖,他一边取了一块年糕,给观众讲怎么吃年糕。
一般的年糕,水煮、炒、炸、煎都可以。
之前有句话说:“糖炒炒、油爆爆,吃得嘴角生大泡。”就包含了糖炒年糕和油爆年糕,年糕属于热性食物,吃多了容易上火。
刚做好的年糕切成长条放进粥锅里,到了出锅的时候就是黏糊糊的、软趴趴的年糕条,混着白粥咸菜,很能填饥。
抑或是切成薄薄的圆片儿,用油煎到两面金黄,一口咬下去,有焦脆的香味,牙齿触及到内部的时候,这种焦脆又变成了软糯的口感,两相碰撞,让人欲罢不能。
再有就是用各样的配菜炒年糕,辣白菜、咸菜、芥菜肉丝等等,这种就都是偏咸口的,能够很好地中和年糕吃多了的腻味。
司星变着花样,硬是把一块年糕整出了好几种吃法,
【我又找到了新欢!太好吃了!而且好百搭!】
【楼上你的新欢好多。】
【只要爬墙爬的够快,饥饿就追不上我!】
司星道:“现在做的都是小点心,填肚子用的,等会儿再给你们做大菜。”
在做大菜之前,他得把小点心做好。
其实大多都是自制的糖果点心。
这个时代连蜂蜜都很少吃,更别说糖了。
古代大多都是吃饴糖或者蔗糖,最早的饴糖出现在西周时期,使用玉米大麦发酵而成的。
《诗经·大雅》里曾经提到过饴糖:周原膴腆,堇荼如饴。将西周国土地之上生长的堇菜和苦苣比喻成饴糖一样甜美,夸赞西周土地丰硕肥沃。
在其余糖类还没出现的时候,饴糖是糖界的霸主,直到唐朝才慢慢消失。
蔗糖则流传得更久,一直到现代,还是用甘蔗和甜菜制糖。
《凉州异物志》里,杨孚介绍了蔗糖的别名:石蜜。
石蜜就是用将甘蔗捣成汁,用水煎煮,过后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凝成糖块,和现代制糖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同样是千年的历史,饴糖就被能够作坊生产的蔗糖彻底取代了霸主地位。
司星记得他曾经看过资料,在中国古代有着成熟制糖工艺以后,樱花国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,都将甜味食品当作是奢侈品,平安时代,日本贵族女子嫁人的时候,都会炫耀自己的嫁妆里到底有多少糖做的甜品。
而且欧洲那会儿都只有蜂蜜可以吃,大地主写遗嘱都会交代自己的库存里有多少桶蜂蜜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往事追忆录 我靠全能登顶娱乐圈[古穿今] 唐朝绝代佳乞歪传 平凡女人的春天 本土雄虫为何专注事业不开后宫?[虫族] 母亲我的心在为你颤抖 今天顶流营业了吗? 情天欲海 拯救残疾男主(快穿) 日资企业的猎艳经历 胧月都市 桃色奇侠传 下岗的故事 少女之心(曼娜回忆录) 淡腥 我和人头都是你的[电竞] 同屋世代 一品乱谭系列 江湖淫荡史之绝刀 拯救美强惨反派[穿书]